霍城县塔勒奇山麓的岩画\n\n
发布时间:2013-11-22    文章来源: 霍城县   

(36365线路检测中心讯)峻峭的塔勒奇山,犹如钢铁般的屏壁绵延在伊犁河北岸。它不仅气势澎湃,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各游牧民族劳动、繁衍生息的地方,塔勒奇山麓的岩画就像一部历史书,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古代游牧人在这里投射下的牧业文明的辉光。

塔勒奇山麓岩画,主要分布在霍城境内萨尔布拉克镇、大东沟、格根沟、干沟及库鲁斯台。

岩画分布在水草丰茂的山前地带,这里夏天凉爽,冬季温暖向阳避风,俗称冬窝子,海拔一般在八百米到一千米之间。

在岩画分布的山口处,多有南北链状排列的土墩,土墩表面卵石环绕排列,土墩附近有石柱和石人,库鲁斯台石人、萨尔布拉克石人、卡特尔它里的石柱,就是在土墩附近发现的。

岩画多动物图。如野山羊、马鹿等。野山羊头小角大,体形匀称矫健。马鹿以萨尔布拉克岩画为代表,身形高大,鹿角弯曲,神态逼真。由此向东五十公里处为蒙马拉里,意即千头母鹿的地方,是以岩画的意思取名的。后来的西蒙古准噶尔部在伊犁河北岸建金顶寺固尔扎,意即大头公羊。岩画、古地名,揭示了古代塔勒奇山一带繁荣的盛景。

岩画是用凿刻法,一点一点慢慢刻成,这种岩画属于彩绘岩画,是用坚硬的石器凿刻而成。这种以动物为主题的岩画反映了先民们的猎牧生活及渴望繁殖更多动物的内心企盼。在这些众多的岩画中,发现在其表面有一层被前苏联考古学家叫做岩晒的氧化被膜,经千百年风雨剥蚀,刻过的凿痕已平,仅以黑白痕迹来辨认。从剥蚀情况和凿刻技术分析:岩画要比石人雕像早。已故的黄文弼先生认定:它们是八世纪突厥名族所留。

塔勒奇山麓岩画从目前发现看,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晚期,新石器初期,绵延至蒙元时期十二、十三世纪。

在霍城县干沟之西、昆台沟正北山崖下有一大石头,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称之为唐巴勒,汉语意思是印记符号。

大石东西长1.8米,高1.5米,厚0.85米,石质呈红色,与地面倾角约60度左右。由于年代久远,其表面有深黑色的岩晒氧化被膜,整个大石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小黑板立于群石之中。这幅岩画的上部凿刻一体形魁伟的良种马,腰背宽圆,首、鼻、耳、眼清晰可辨;其形态勇猛刚烈,如闻长啸之声;马的背部,大腿部呈弧形突出。画面中部凿刻一字形,凿痕长满苔藓,画面下部是一组野山羊和鹿的组合。野山羊头小角弯大,体匀称矫健,鹿形较大,有美丽的鹿角,与野山羊同作欢欣奔驰状。可惜这组画面间长有苔藓,加之一块石料自然脱落,竟使画面残缺不全。

大石右侧边缘处凿刻有“D”形,“X”形符号。“D”形可能是古代游牧民族表示月亮,对月亮的崇拜,而“X”却令人费解,许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记事符号、印记符号。还有图形。

显然,这幅岩画是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用高硬度的尖石器,一点一点凿刻而成。它反映了活动在这里的古代游牧民族,对事物的认识,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经济生活和审美观念。

站在岩画旁,南望是水草丰茂的草原地带,东侧百米处是现代的冬窝子冬牧场。

根据史籍记载:最早活动于伊犁河流域为塞种,即古波斯文献称戴尖帽子的萨迦人(saka)古希腊文献中又称斯基泰人(scythe),我国汉籍中提到的塞王(即塞人的首领)。之后是月氏、乌孙、匈奴,接踵而至的是突厥等民族,他们对这一地区的开发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岩画的年代与主题

年代久远。这幅岩画上被前苏联考古学家称之为岩晒的氧化被膜很深,仅以残留的黑白痕迹来辨认,站在这幅岩画前1米处,看不清图轮廓,距8-10米方能辨认。用手触摸,凿过的痕糟已平,岩晒浅处,残留白色痕迹,是凿刻过的地方,深黑处,是没凿过的地方。无疑,这幅岩画经过漫长岁月,风雨剥蚀,冰雪与温差、阳光与花岗岩的理化作用,才形成这般模样。

马是这幅岩画的主题。马在这幅岩画处中心位置,占中上部分,说明岩画的主人对马的崇拜,游牧人骄傲的是他们心中的马,因为马给他们插上了翅膀。

马的起源地在东亚和中亚,马的驯养也始于中亚,是由中亚游牧人首先驯养成功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这是今天人们公认的定论。史学家认为:马的驯养始于公元前4000年。它促进了狩猎和牧业文明的发展,致使公元前2000-公元前800年这些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马被驯养,导致游牧人生活和社会发生根本变化,譬如乘骑、搬迁、运输,以至后来的驾车和战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中亚的青铜时代。

叱咤在中亚草原上的游牧人,又是哪些部族和部落呢?中亚考古学家爱莱娜·E·库孜弥娜明确指出是中亚游牧的撒尔玛特人和斯基泰人,称他们是中亚的冶金者和牲畜饲养者。这一结论是根据1927年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中亚一些地区作过的一些发掘所发现的斯基泰人的遗存,而被称为安德罗诺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的晚期阶段(公元前13-19世纪)显著特征是:岩画的基本主题是马、骆驼、牛、羊及鹿。出土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黄金装饰物品。著名的西方之父希罗多德说:斯基泰人用各种畜类作牺牲,但主要的是马。他们认为世上最快的诸神是太阳,只有人间最快的马,才能配得上太阳,他们把马作牺牲来奉献给太阳。所以安德罗诺沃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塞人文化。

《汉书·西域传》乌孙国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本塞地也。这说明,伊犁河流域在乌孙到来之前,原本是塞人的世居地。

因此,岩画中凿刻的马,是塞人(斯基泰人)对马的崇拜。

岩画上的图案

中亚考古学家爱莱娜·E·库孜弥娜在《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一文中提到塞人会青铜冶炼,对马、火、黄金崇拜外,还会制陶。先是在器物足部,接下来在腹部,最后在颈部,他们打磨这些器皿,直到发光为止,接着是装饰。”“装饰的图案有三角形、菱形、回纹和卐形图案。显见岩画上的卐形图案与公元前13世纪-9世纪斯基泰人(塞人)的陶器物上装饰图形完全一致。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7世纪,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拜火教传入中国时为公元6世纪,称袄教。

伊犁河流域,天山、阿尔泰山塞人崇信拜火教。1984-1985年新疆考古所考古人员在阿拉沟(今新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西南的天山阿拉沟),发掘的竖穴木椁墓中,发现袄教祭祀台,经碳十四测定是公元前4世纪遗存。而霍城县昆台山岩画上的卐图形,许是古代塞人信仰拜火教的标志,虽无旁证,却能让人产生更多思考、推理和悬念。

岩画旁的古道

昆台沟位于北天山南麓的浅山地带,在岩画南50米处有一条宽2-3米的山路,东西走向,山路沿山腰逶迤,向东可抵巴彦岱,由此经尼勒克北山地、裕勒都斯草原,再东进入天山之阿拉沟。沿着昆台沟岩画旁古道西行,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又经中亚至西亚,历史上称草原之路,森林之路,这也是王炳华先生常提到的黄金大道。也正是这条黄金大道上,近年来从塞人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塞人青铜文化遗存。前苏联考古学家伯恩施坦姆认为:已进入青铜时代的塞种人,制作岩画艺术常用凿刻法,不用锥刻法。

综上,霍城县昆台沟岩画当属公元前3世纪或更早时期的塞人文化遗存。

值得一提的是昆台地方草原文化遗存极为丰富。1959年已故的考古学家黄文弼等人曾来到此地考察,考察岩画以及石刻雕像,他写道:霍城县北的干沟(即今老霍城昆台沟)有一块石头,上面刻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动物形象,这块岩石长2.20米,宽2.90米,高1.55米,直径7.50米,上面刻有形状不同的十七个大头羊和山羊等形象。刻痕很浅,部分形象长达2厘米……从岩画的雕刻看,极为简单粗糙,应是古代牧民的石刻艺术的开端。

他又说:昆台山岗距离霍城是17.5公里(这里的昆台山是指老霍城以北的天山前山部分),石在半山腰,地名塔木塔什,俗称大石头,在一岩石上凿刻成似字非字,似画非画形象……形同牛、山羊、马之类,必为游牧民族所刻原始图画……”

当年还保存有石雕人像,即草原石人,他说:在小麻扎(即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61团团部所在地)东昆台山大石头正北……有二石,北面女像,另有一男像,送乌鲁木齐博物馆保存。

以上说明北天山伊犁地区塔勒奇山麓一带是岩画、石雕像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昭示了古代塞人活动最频繁地区之一。(霍城县委宣传部 晏海发 供稿)

[责任编辑:马春凝][审核人:qxy]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说明 
伊犁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YLD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西路1号 邮编:835000   新ICP备05002184号
技术支持:伊犁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点击这里给管理员发消息